教育部 2016-04-21 10:10: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统领,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形成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13亿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心怀现代化教育强国梦想
中国梦,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教育为先。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强国之基,从改革开放初的面向现代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开启了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3年来,党中央顺应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逐步实现国人的千年教育梦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2012年11月1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9月10日,在第29个教师节慰问信中首次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明确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为联合国“全球教育第一”倡议发出视频致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坚定信心。
3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校园,与师生促膝长谈;挥笔疾书,与青年学生畅谈理想人生,激励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重教必重师,多次表达了对教师高标准要求和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而在万众瞩目的教育改革方面,由习近平总书记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两年来,其中直接涉及教育的就有6份,均直指改革发展关键,发力精准,影响深远。综合改革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补短板促进公平,创一流提高质量,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3年颁布《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这是中央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补短板”的民生工程,也是“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为解决农村教育最核心的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大幅提高了乡村教师待遇。针对职业教育发展困境,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增添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为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指挥棒”问题,2014年9月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任务和措施,上海、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随之出台。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沿、争创世界先进的“冲锋号”。
正是在这些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指引下,中国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既保持中国优秀传统,又切合中国国情,还体现国际水平,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跃居世界中上发展水平,跻身 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梦圆中国,教育现代化把一个个梦想化为现实。伟大的中华民族正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人类文明史册中谱写新的篇章!
绘就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大文章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贯穿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彰显了“最持久最深沉”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党中央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紧抓不懈。
3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视察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曲阜、海淀民族小学,反复强调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从青年学生抓起,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均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
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
2015年新修订的《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逐步建成;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得到确立;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加快形成。
中国梦与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振兴足球事业要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自此,中国足球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教育部计划将校园足球作为体育项目的突破口,计划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让更多孩子享受到足球运动的快乐。
2016年起,教育部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
伴随着校园足球的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得到空前加强,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时继续增加,运动形式丰富多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基本运动技能不断提升,形成了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追求真善美”这一“文艺的永恒价值”,“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一阐述直抵美育的真谛。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把加强美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勾画了一幅幅美丽蓝图: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加强劳动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要要求。
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2013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指出,“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希望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
2015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
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先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再次强调“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并对广大少年儿童提出了“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的殷切希望。
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专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至5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强调要切实抓好相关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关键环节。
劳动创造事业,劳动创造幸福,“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时不远。
教育不能仅限于学校,家庭也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
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家风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从治国理政的高度阐释家庭的重要性,将家庭建设、家教和家风问题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每一个孩子打造适合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
促进公平让人人有出彩机会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良好教育,让更多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底线、补短板,组合拳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视察时指出,教育是民生之基,一个人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2015年9月9日,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明确提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4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启动了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个孩子,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
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湘西、内蒙古、新疆、西藏、延边等民族地区考察调研时,特别是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发表的讲话中,高度关注民族地区教育。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培养优秀人才,全面提高入学率,让适龄的孩子们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国家的教育经费要多往新疆投”。2013年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富民兴藏战略,毫不动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西藏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颁布,要求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求“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3年来,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在校生数比例不断增长,双语教育稳步推进,对口支援形成了稳定帮扶机制。
推进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2013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中强调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2015年11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决定自2016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教育领域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
加快发展面向大众让人生出彩的职业教育。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指示,要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5年6月17日,在考察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时肯定了该校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要求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2014年5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积极探索“五年贯通培养”“3+2分段培养”“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高职分类考试等模式,打通中职学生发展和成才通道,推动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逐步实现衔接。3年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发展明显提速,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吸引力不断增强,就业率稳定,中职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90%,就业对口率近76%。
关注困难群体教育。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两为主”政策有效落实,近八成在公办学校就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突破,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人数逐步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央要求办好特殊教育,对于特殊教育的原则就是“特教特办”,给特殊教育特殊政策,给残疾孩子入学以特殊关照。2014年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旨在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该计划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目标是3年内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从72%提高到90%以上。
提高质量促进人人成才
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更重要的是注重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面临双重使命,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要创建世界一流水平,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着力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教育加快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创新是引领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13年9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2014年5月4日,在视察北大时郑重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强调人才培养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要广泛吸引海外优秀专家学者为科技创新事业服务,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鼓励广大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倡导以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致力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绘制顶层设计,目标是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3年来,协同育人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卫生、法律、新闻、农林人才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培养出一大批高端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业及参与创业大学生总人数42.3万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正在汇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全社会正蔚然成风,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正逐步形成。
2015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题进一步明确未来5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统筹大局扩大教育开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之本在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和两种资源”,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效果不断显现,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从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批示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到积极推动六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建设、首访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再到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研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与时俱进,逐步开创和形成了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新方针、新机制、新战略。
制定双向留学新方针,学成回国人数不断攀新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基本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深知留学人才在改革开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对留学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发挥留学人才作用为重点的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了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的十六字方针: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与过去相比,新的方针增加了关键的“发挥作用”四个字,强调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2014年春节,给全体在德留学人员回信时,“希望广大海外学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进一步强调充分发挥留学人员的作用。2014年12月,在首次统筹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明确提出“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并殷切寄语广大留学人员“跟上时代潮流,放眼观察世界,坚定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新知,增强本领,更好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与学成归国同步扩大。2014年当年出国留学人员45.98万人,比2009年增加约100.5%,我国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留学生来源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36.48万人,比2009年增加约236.84%。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同步增长,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我国正成长为世界新兴留学目的地国。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万名学生在华学习,比2009年增加了58.3%。来华留学中的学历生比例稳步提高,达到43.6%,实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
大力提高引智水平,不断增强中国教育发展能力。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精神,通过完善“引智”政策设计、精心打造多个中国政府品牌项目,健全机制、创新工作体系,以中外合作办学等为主,逐步打破了交流访问的单一局面,在深层次的互学互鉴中,大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国际化水平,并促进教育改革发展能力。
改革政策体系,大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不断完善和精心打造“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人才项目,继续实施“春晖计划”“海外名师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等引智项目。2016年2月,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为吸引国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来华定居,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等。目前,全国除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外,还有160多所地方和行业高校的350多个项目受惠,大大提高了地方高校师资的国际化程度。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3年来,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资源持续增多,我国新设中外合作大学已有4所,同时在其他教育层级,设立412个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令人振奋的是,海外办学迈出实质性步伐,已有4所机构、98个项目在境外落地。
推进人文交流新机制建设,深度服务国家对外战略。教育为主的民众之间的广泛交流和支持,是国家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石。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人文交流已成为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并列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战略三大支柱之一。已建立中俄、中美、中英、中法、中欧、中印尼六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
通过中美人文交流机制,中美2014年之间达成了6个领域104个交流合作项目协议,美国政府先后提出了“十万强”和“百万强”留学中国计划。通过中英人文交流机制,英国与上海2015年前后开展“中英数学教师交流计划”,先后两批各派70余位数学教育专家和教师来华学习,并邀请130余位上海数学教师赴英国开展示范教学活动……
按照中央“一带一路”的规划愿景,教育为主的人文交流机制将是与沿线国家加强理解互通的重要战略支撑。2012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并培育了新型高端智库——42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结合当前国家战略需求,很多基地正在力争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决策咨询中心,有些已在中国与沿线国家教育互通、中非及中国—拉美外交、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首脑首次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要“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和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发出中国声音。
3年来,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首届世界语言大会、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在华成功举办,表明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深化改革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提供强大保障
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领导教育工作能力,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组织、制度和条件保障。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引领教育现代化。2014年12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教推动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阐述了改革与法治的辩证关系,这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通过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修订,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教育部门依法行政,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学校要依法办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推动章程建设,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自2013年11月核准发布6所高校章程以来,全国112所“211工程”高校章程率先全部完成核准发布工作,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教育部还出台了依法治校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把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内容,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以“四有”好教师促进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的重要性,2014年9月9日赴北师大看望师生时说:“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3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引导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加大经费投入支撑教育现代化。加大教育投入,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年来,教育经费总量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维持在4%水平,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增长,生均经费标准逐步健全,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贺信中指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通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了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新近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推进教育现代化,以现代化为旗帜引领教育改革发展,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将更加凸显,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责任高于天,使命重如山。(供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没有更多了